返回栏目
首页文学 • 正文

洋人街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腾冲报社

  洋人街遗址位于腾冲市滇滩镇联族社区棋盘石寨子南侧,是研考古代商业文化和旅游景点之一。洋人街东侧三百米处是潺潺流淌的淡酒沟,沟南岸屹立着一座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银矿炼炉。
  明朝正统年间,平蛮将军宫聚率军北出姊妹山,跨葫芦岭,抵长龙河、九谷塘、独木孔、省空、绿碧山、黄草坝等地,旌麾所指,那些曾跨境肆虐侵扰腾边的蛮夷贼兵望风而靡。军入异域,宫聚严格约束部众,并张榜安民告示,禁止滥杀无辜,滋扰百姓。当地土人感念宫聚仁德,遂壶酒箪食,牵羊赶牛,前来犒劳大军。各地山官头人亦诚惶诚恐,随同来到黄草坝大军驻地叩拜臣服,宫聚大喜过望,亲率众将出迎。宾主在大帐中落座,宫聚安排酒宴盛情款待。席间,宫聚对众头人拥护和平,顾全民生大计的做法大加褒奖。并提出歃血为盟,缔结和平条约,两地从此罢息兵戈,永不相犯,同时开放姊妹山边境关卡,让两地山民自由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众人闻之大喜,皆欣然离座,端杯上前向宫聚敬酒致谢,老将军开怀畅饮,只喝得酩酊大醉。酒过三巡,宫聚吩咐粮草官为缅境山人提供五谷种子、食盐、布匹、药品、农具等生活物资,教授山民种植谷物以自给,厚彰朝廷威仪恩典,山人不觉齐呼:天朝万岁。宫聚大军滞留月余,视各方情势安定,遂继续开拔挺进。
  姊妹山关卡开通后,两地边民开始自由交易,最初是物物交换。缅境土人把飞松、红藤、蜂蜜、蜂蜡、山粑子、藤蔑、动物的骨肉皮毛等搬运到棋盘石草坝街,换取食盐、火镰、香油、布匹、烧酒、谷物等生活必需品。所谓草坝街,其实是指在寨子南侧,淡酒沟北面的一块平整开阔的坝子。自边境通关后,村民们用木竹材料在场子两旁搭建起两尺高三尺宽的货架,货架上头再搭棚,棚顶覆盖竹篱笆和茅草,建成简易的集贸货摊。到草坝街赶场做买卖的,除了专售土产的本地人,还有境外客商和中土外地客商。淡酒沟右侧,一王姓人家倚溪建起一排草房作为客栈,取名清水客栈,为过往客商提供食宿便利。店主王全瑞原本不是本地人,自幼随父辈逃难至此,后娶当地女子为妻。王掌柜为人敦厚实诚,妻子辣糙勤快,蒸煮得一手好饭食,王嫂还擅长汲取淡酒沟清泉搭配五谷杂粮,酿烤一锅好酒水,夫妻俩把客栈生意打理得红红火火。
  每月的逢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日为草坝街开集日。每逢开集日的头天晚上,草坝街上就人声鼎沸。境外客商大都呆在各自摊点上,胡乱吃点自备干粮,至多持物到河对岸的王家客栈换点烧酒来,边吃边喝,吃喝结束,就地守着货物打尖歇息。内地来的客商多数骑骡跨马,他们先溜到集市上一趟,在摊位上标个记号,就一头扎进王家客栈,开心地点菜吃肉喝酒,夜宿淡酒沟畔,骡马自有店家帮操心喂水添草料,好不惬意。第二天开集日,客人们老早就来到街上开摊叫卖,杂乱的叫卖声吵醒了席地而卧的境外客商,他们从酣梦中惊醒,睁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也赶忙铺开山货,做起买卖来。境外客商习惯坐等生意上门,有时也四下转悠,看到中意的物品,他们会怯生生地招呼卖主来看一眼自己的,紧接着商量交易事宜,话毋需太多,结果立竿见影。
  太阳渐渐升起,本地人也随之加盟进来,草坝街变得喧闹异常。赶猪马牛羊的,提鸡鸭鹅的,担土产的,专卖竹编木刻用具的,大家忙忙碌碌聚拢来,为集市平添秋色。烈日当空,草坝街上的买卖仍在火辣辣进行。集市上的大部分紧俏货如布匹、食盐、铁制农具、瓷器、陶品等,均为外地客商从内地贩来。外地人用极少量又稍微精巧点的货物就能轻而易举换走境外客商的一背篓飞松、几张兽皮、一整捆藤蔑或一大堆贵重药草等。双方在语言表达不太顺溜的情况下辅助以肢体动作,一通讨价还价,最后还是顺理成章做成买卖,各得所需。
  太阳偏西,来自境外和中土的外地客商开始收摊,撤离集市,急急踏上返程路,从他们收拾的大包小裹上足见不虚此行。中土人习惯肩挑骡马驮,境外土人常用藤蔑篓或竹篓背,背篓的绳子多是以藤子或竹蔑精心编织的两指宽许的带子,直接勒在额头上,肩膀上搭上一块棱形的木板,叫做板肩。板肩的两端尖细,穿孔系住篓绳,中间砍斫成半月牙形,背负时人的脖子套入半月牙内,板肩卡在肩膀上以助力。可别小看这貌似无足轻重的小发明,这可是充满智慧的杰作,难怪境外人背负一两百斤的东西,也能在长途跋涉时健步如飞。后来,本地人也如法炮制,背篓上附加板肩的工艺也便流行开来。
  日落西山,薄暮暝暝,本地人才慢条斯理地收拾摊子。从他们彼此开心的搭讪中不难听出,今天在街市上斩获颇为丰硕,平时摆在家里毫不起眼的寻常物什都能在草坝街上变得身价倍增,有的甚至奇货可居。黄昏时分,白天热气腾腾的闹市彻底恢复平静,宽阔的草坝上,只剩下货架子、简易棚屋、废弃的杂物在静静地回味着刚刚消褪的滚烫和喧嚣。
  古老的露天集市径直随着历史的车轮行进,草坝街在最热闹的时候,曾有缅境的甘稗地、密支那、狼卓、歪莫甚至更遥远的印度雷多、孟加拉国等地的客商,其间还夹杂不少英国、美国人等,他们带着皮货、山货、水产、油料、玉石、琥珀、水晶及各种洋货跋山涉水来到棋盘石草坝街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内地客商进行交易。一时间草坝街上简易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据地方史料记载,草坝街日客流量最大时可达五千多人。交易过程中,除了原始的物物交换,金属货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这个幽居边塞大山怀间的小集市从此被称作洋人街。
  十九世纪末,英国某矿业公司到洋人街东南面的长槽大山开采铅矿炼制银子,来自三山五岳的劳工云集,外地商贩贩运着各种生活日用品翻山越岭来到洋人街上销售,商品火热畅销,供不应求。洋人街上还出现过铁匠铺,专营打制刀斧、犁钯、锄头、镰刀、钎杆、凿、锤、链等工具。
  闲暇之余,英国探矿工程队中的管理人员、工程师、化验员、仓管员等无所事事的时候,便到洋人街上吃喝玩乐,有时通宵达旦,热闹非凡。直到民国初期因战乱频繁,洋人街集市才逐渐走向萧条,最后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解放后,在洋人街遗址出土了不少旧时代的杯盏碗碟及其他各种生活用具,还有装洋酒的瓶罐、玉石毛料、各类钱币等,洋人街在当时的鼎盛状况可窥一斑。
  如今,曾经盛极一时的洋人街上已是芳草萋萋,只有几棵古树和被风雨冲蚀得残破不堪的石头在默默守候,娓娓讲述昔日的辉煌。
[柴嘉张]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