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腾冲报社
滇西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围攻腾冲城时,来凤山是日军最重要的外围防御阵地。这里和县城互为犄角,来凤山不保,则日军只能龟缩城中,困守待毙,争夺来凤山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这里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亲眼看见每一个战士的拼搏,亲耳听见每一发子弹的呼啸、每一颗炮弹的爆炸。它们身上也曾经千疮百孔、鲜血淋淋。
日军进入腾冲后,烧杀抢掠干尽坏事,民不聊生。英勇的腾冲人民奋起反抗,有钱的出钱,有物的捐物,有人的出丁。各村社的民兵都自发地参加到抗日的洪流中,据说,我三外公就是那时候出来当兵的。
三外公离家的那天,全家人都来送行。外老祖太拉着他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本想留下三外公的一件衣裳,想他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只是,当时衣服太少,最终只留了一个衣服上的口袋。母子俩在村口挥泪告别:“三儿呀,打完仗赶紧回来,我已经在邻村给你看下一个姑娘了,叫小凤,模样不错,做作也好。我试探过她,她喜欢你呢,只等你回来就给你们办喜事了。”“娘,我知道了,你要好好保重!”
三外公走后,外老祖太把那块口袋布放在最贴身的衣袋里,想他了,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仿佛三外公还在身边。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几年过去了,三外公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外老祖太脸上的愁云一天比一天多,终于病倒了。茶不思,饭不想,拿着那块口袋布望着没有天花板的屋梁一阵阵发愣。小凤听说了,从家里提着鸡蛋赶过来看望。烧饭、洗衣、劈柴、拾粪、喂猪……老太太平日里的活,她全揽过去了。天气晴好的时候,还给老太太洗头、洗澡,讲一大堆安慰她的话。
小凤常常两边跑,做两家的活,不少上门提亲的人都被她一一拒绝,若得左邻右舍满天飞的闲言碎语。外老祖太劝她:“丫头,你是个好姑娘,只怪我家三儿没这个福分,你这么乖巧,我不忍心你这么耗下去,找个合适的人家,过你的日子去吧!”
“我等三哥呢!”小凤低着头红着脸说。
“这都几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怎么样。我这心里呀,七上八下的,乱得很。”
“大娘,您别担心,仗还没打完呢,等赶走了小日本,三哥就回来了。”
小凤暗地里为三外公做了两双布鞋,纳了好几双鞋垫,都藏在她的床底下。
在艰苦的煎熬中,在日思夜想的期盼中,1945年,滇西抗战胜利了,三外公依然没有一点消息。直到外老祖太去世,手里还紧握着那块旧得不成样子的口袋布。小凤的鞋和鞋垫,也成了压在箱底的记忆。
在腾冲,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村村寨寨都有。他们丢下父母老小,整天辗转在各个战场之间,餐风饮露,跋山涉水,只为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受欺侮!
一些人倒下了,另一些人又上来了,正是前赴后继的腾冲抗日志士勇往前线,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为了铭记抗日阵亡将士以及死去的民众,腾冲人民在来凤山脚修建了烈士陵园,园里苍松翠竹繁茂,庄严肃穆。每年的清明节,大批的学生、军人、各单位的代表、附近的村民、各地还健在的老兵,络绎不绝地赶来。带着怀念,带着崇敬,带着感恩,来到烈士陵园,肃立,弯腰,深深鞠躬,为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先烈们献上鲜花和花圈,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今,曾被战火洗礼的来凤山已是松杉葱郁,翠柏成堆,树下绿草茵茵,野花遍地。重建的文笔塔端庄秀丽,塔身如笔高耸如云,怪不得腾冲人才辈出呢!走在林荫道上,我常想:为什么这里的树木长得这么好?因为它包含着战士们的汗水和鲜血!
四月,在古木参天的来凤山森林里听风听雨,看鸟儿欢呼雀跃,观松鼠追逐嬉戏,耳畔似乎还回响着“嗒嗒”的枪炮声。哦,请不要害怕,这是胜利的歌声!它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腾冲人的心中!
[赵加幸]
[赵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