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腾冲市明光镇麻栎村
把产业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
聚焦“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真抓实干”
以“凝聚力、牵引力、向心力”为导向
持续发力、精准施策
探索“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
加工销售”的循环发展模式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特别是村干部,更要迈开步子、走出院子、扑下身子。”麻栎村党总支书记苏成玖说。
为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给村庄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麻栎村“两委”成员踏遍全村32231亩土地,走访完群众1336户,组织外出考察学习7次。最终,麻栎村经过多次协商、考量,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将先进的理念与村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立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绿色发展目标,探索出“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加工销售”的循环发展模式,力促形成农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
麻栎村还成立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党员、致富带头人23人,积极发挥党组织带头引领作用。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9万元,启动肉牛养殖场,开设米面加工和青贮饲料加工。
麻栎村总支委员孟艳芳回忆道:“我们一开始也有顾虑,但随着效益渐显,村民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大家便又充满了信心。”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与本地环境相契合的产业,是我们发展经济的重要准则。”苏成玖指出。
麻栎村位于腾北秘境高山,雨水多、气候冷,为某些特定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麻栎村在满足生态保护前提下,充分结合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探索实施“一村一品、一地一种、一人一技”的发展路线,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模式,大力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市场化。
截至目前,麻栎村已经建立起5670亩的烤烟种植区和2100亩的乌龙茶种植基地,山羊、绵羊和生猪的总存栏量达到3000余头,黄牛和水牛的存栏量也均超过5000头。通过不懈探索、努力,麻栎村不仅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还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土地碎片化严重,产业缺乏支撑,过去是麻栎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麻栎村聚焦问题所在,发扬务实工作作风,以产业发展为引擎,持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不断深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扩大村内产业规模。
通过真抓实干、坚持不懈,麻栎村种养殖规模由最初的200余亩扩大到4800余亩,参与种养殖的群众从60余户发展到500余户,累计带动群众务工1万余人次。2024年,麻栎村成功流转土地1300亩,其中自主种植青贮玉米225亩、鲜食豌豆300余亩,白果675亩,产品主要销往昆明、上海等地,预计带动村民增收150万余元,实现务工收入60余万元,亩产收入显著提高。
“过去,村民们在外打工,照顾家庭和赚取收入两难兼顾。如今,在村门口就能实现致富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苏成玖满怀欣喜地说。
文图 | 段登兰、杨昆
编排 | 段艳华
值班编辑 | 赵雄
一审 | 杨焱淼、何晓萌、武晓露
二审 | 沈祥贵 三审 | 杨先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