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专栏 • 正文

腾冲市猴桥村创新“火塘会”议事制度——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火塘,曾经是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每个家庭的标配。小小的火塘,不仅给人带来身体的温暖,也承载着亲情、友情和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2019年11月以来,猴桥村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创新开展“火塘会”的方式,解决了许多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在火塘边统一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意见。这一项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的探索与创新,以小切口疏通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难点、堵点、痛点,碰撞出边境乡村治理的好声音。

“火塘会”是个什么会?

猴桥村有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90户1823人,其中傈僳族1773人,群众居住分散,离村委会最近的自然村,也有1公里以上。在傈僳族群众的传统文化习俗里,火塘是一家人秋冬季和雨季取暖的场所,同时承担着部分照明和烧火做饭的功能,是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相互交流、沟通情感的地方。

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介绍,“火塘会”就是在火塘边或院子里,把村民聚拢在一起,可以是几十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几条板凳、几杯热茶,面对面聊聊天、说说话,干部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聊的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话的是村里的大小事务、政策法规、文明新风。

猴桥村的“火塘会”,一改过去只召集党员、村民小组长、议事组成员等固定人员议事的习惯,把更多的普通群众吸纳进来,切实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用群众自己商议的方式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群众当主角、干部当配角。

“热气腾腾的‘火塘会’,开出了人情味。”猴桥村党总支副书记欧文龙直言,过去村里开会,村民有话不愿说、不敢说,不是没问题,就是没大问题,多数以尴尬收场。

“火塘会是村‘两委’在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延伸和补充。”蔡文辉介绍,“火塘会”不仅解决了农村家庭纠纷中当事人不想说、不好说的问题,还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群众愿意和村组干部讲真话。

“火塘会”要怎么开?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腾冲猴桥口岸旁边的猴桥村国门新村,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红旗飘扬。沿着火山石路走进村里,整个村庄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干净整洁,一幅边关美、边民富、边疆稳、边防固的画卷迎面铺展。

7月19日下午,国门新村飘着小雨,10多位村民就围坐在村民蔡洪生家召开“火塘会”。大家烤着火、喝着茶、聊着天,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畅谈国门新村这几年的喜人变化。

“乡亲们,今天召集大家开一个‘火塘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请大家在杨荣德传达学习以后,结合村里的发展实际,踊跃发言。”“火塘会”一开场,欧文龙大声说。

“火塘会”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驻猴桥村工作队队员杨荣德向村民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介绍了近些年村里的变化。

当看到村民脸上露出疑惑表情时,杨荣德立刻笑着问村民:“村里的路修好没有?”“草果产业发展起来了没有?”“家里的收入增加了没有?”

当听到这三句话时,围着火塘的村民们笑着大声回答:“修好了!”“发展了!”“增加了!”回答一声赛过一声,还响起了阵阵掌声。

当大家听完欧文龙对村里2024年上半年的工作介绍以及对今后的工作展望后,进入了提问环节。“草果产业管护如何提质增效?”“有几条村规民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了,要不要修改?”……村民一一提出疑问,一吐为快。

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基层治理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村民愿意倾诉,我们的工作效率才会更高。”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驻猴桥村工作队员杨文禹说,他十分喜欢“火塘会”的议事制度,接地气、聚人心。

“什么问题都可以拿到‘火塘会’上来说一说,如今大家都更敢表达了。”村民麻发强告诉记者,“火塘会”契合当地村民议事的习惯,大家讨论事情比较自在。

“现在群众敢说,党员干部敢接招。”蔡文辉说,以往工作中的难点就是大家对政策不理解,工作难以推动。现在,通过“火塘会”,干部和村民面对面沟通更顺畅,工作更好开展。

“火塘会”有什么用?

7月23日傍晚,猴桥村国门新村召开“火塘会”之前,村民们围着火塘,烤上土豆,气氛热烈得像过节。

“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火塘会”正式开始后,蔡文辉开门见山地说,“召开‘火塘会’,就是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种植山胡椒存在投入成本高、管理不善等问题,能不能研究一个山胡椒产业的管理办法?”“暑假来了,很多家长不能辅导孩子做作业,村里能不能想想办法?”……蔡文辉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将自己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一道了出来。

村民每提一个问题,蔡文辉都同他们交流、询问,一笔一笔地记在本子上。

就辅导孩子暑假作业问题,蔡文辉当场回应:“保山市第一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已启动,村里有2名大学生报名,准备在村里开展志愿服务。另外,深圳大学志愿服务团的5名师生已来到国门新村,他们将在村活动室开展志愿服务,大家可以放心。”

在一问一答之间,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村民一个个搓着手,烤着火,脸上挂着笑容。

“有了‘火塘会’,乡亲们把村里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大家齐心协力,解决了产业发展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村子变得更美了。”村民窦文辉感慨地说。

“这些年通信发达了,干部与村民的交流却少了,人心散了,好在‘火塘会’又把人心拢起来了!”余家寨村民小组长、党支部书记余绍贵感慨道。

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以来,猴桥村累计召开“火塘会”306场次,受众40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8条,现场化解矛盾纠纷39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7个。

蔡文辉介绍,针对群众诉求,猴桥村通过“现场解决一批、解释说明一批、协调处理一批、集中上报一批、反馈汇总一批”分类解决、销号管理,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猴桥村以‘火塘会’的议事方式,及时处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连续5年实现了矛盾不出村、信访零上交,切实维护了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稳定。”猴桥镇党委书记李有旭说。

谈起“火塘会”的好处,蔡家寨村民蔡文珍最有发言权。2022年3月,蔡文珍老人的房屋毁于火灾,想重建却遭到子女反对。接到求助后,村“两委”成员来到她三儿子家召开“火塘会”,通过面对面耐心沟通,最终达成建房共识。今年4月,蔡文珍的新房顺利建成。

近年来,通过“火塘会”议事模式,猴桥村建成了水产养殖基地,形成了草果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引进了山胡椒产业,开起了7家民宿和农家乐,推动猴桥村口岸经济、林下经济、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2023年底,猴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9.55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04元。猴桥村还先后获评“保山市文明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火塘会”不断升级

随着“火塘会”召开的次数越来越多,村民也逐渐尝到了甜头,由开始的被动参加,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希望‘火塘会’能够一直开下去。”村民们纷纷表示。

为了让“火塘会”开得好、开得长远,猴桥村按照议事有范围、会前定主题、会上大家谈、决策靠民主、落实受监督的议事流程,秉承有事议事、无事宣传的召开原则,通过建章立制,让“火塘会”成为猴桥村基层民主议事的创新形式之一。

猴桥村还探索出“火塘会+党员微网格”模式,推行“1+N”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一名党员联系8至10户群众的方式,让人员、场所、资源匹配至微网格。“要让‘火塘会’切实成为打通宣传、教育、凝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践阵地。”蔡文辉说。

“以前,干部在会议室对着文件念,我们在下面听着犯困。现在,‘火塘会’开到家门口,讲政策、解纠纷,现场提问就能现场反馈。”说起“火塘会”,村民欧朝冬兴致勃勃。

国门新村利用每年的傈僳族刀杆节、阔时节、千人篝火跳嘎、国门放歌等活动,将文艺表演与理论宣讲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火塘会”的形式。除了“火塘会+精神文明建设”,猴桥村还创新开展“火塘会+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基层自治、尊师重教、感恩教育”等活动,让基层宣讲更加深入人心,纠纷化解更加便捷有效,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如今,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更加强烈。”腾冲市委书记马子兴说,小小“火塘会”,传递出边境地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创新与活力。

马子兴认为,猴桥村以“火塘会”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组织党群共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腾冲的创新发展和生动实践,也是打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有效途径。

眼下,“火塘会”议事制度如星星之火,已经在猴桥镇全面推广,并覆盖到腾冲市19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

 

 

 

来源:云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