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专题 • 正文

“最美腾冲人”候选人事迹:善行无垠大爱无疆——张敏(编号7)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腾冲报社

腾冲市安定医院(也就是人们习惯说的“精神病医院”)位于一个小山凹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而对于医生张敏来说,这里却是她工作了二十五年的地方,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这里的每一间房、每一个人,25年来,她不离不弃,始终默默地在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行履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1991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张敏一参加工作就到了腾冲安定医院,当时,医院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没有自来水还经常停电,生活十分艰苦,特别是医院那时收治的病人大多是狂燥型、极度兴奋型的发病患者,情绪激动,言行失控,一些人还会瞬间爆发攻击他人,“如何管好病人?”、“如何让他们配合治疗?”,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让张敏和她的同事们伤透了脑筋,吃尽了苦头。

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病人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的哭、有的笑、有的闹;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昼夜折腾;有的燥动癫狂,有的喜怒无常;甚至一些严重的发病患者是家属五花大绑捆住他的手脚抬着送到医院的。面对这些病因复杂的“特殊病人”,医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的毅力。张敏说,在安定医院工作这么多年,经历的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曾被发病患者突然袭击推倒在水泥台阶上,头部受伤流血挂彩;曾被发病患者扯过头发、抓过脸、撕过衣服、吐过唾沫……还有几次,病人悄悄翻墙逃跑,她和同事们深夜里还拿着手电筒到医院附近的树林里去找寻跑出去的病人,风吹夜黑,又急又怕,那种境况,那种滋味,其他人难以体会。

一幕幕记忆、一桩桩往事,记录了张敏和她的同事们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但面对困难,张敏没有退缩,而是顽强地选择了坚持,坚毅地留了下来,也正是由于她的执着、敬业和勤学上进,几年后,张敏就成为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并于2003年走上了医院的领导岗位。

2005年,张敏被上级任命为腾冲安定医院院长,从那时起,她团结和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求发展,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一切为了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一方面,她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建章立制,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同时,她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花大力气改善院容院貌,改善病人住院条件、生活条件和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腾冲安定医院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社会反响很好。目前,在腾冲市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病人,不仅有腾冲当地的患者,还有周边地区和缅甸的患者。

多年来,张敏带领医院一帮人大胆探索治疗新方法和管理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常规收治各类精神病患者的同时,医院先后开展了药物依赖戒断(药物维持戒毒)治疗、艾滋孤儿救助(儿童福利指导)、复退军人精神病治疗、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以医代管”全员集中收治以及深入患者家庭入户随访,深入乡镇、学校、社区、村寨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等多项新业务、新工作,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上级的肯定,医院在全省民政系统声名鹊起,张敏也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和排头兵。

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投入大笔资金给安定医院发展社会救助福利事业,腾冲市安定医院已旧貌换新颜,彻底大变样,医院盖起了一栋栋崭新的大楼,增加了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并且,管理模式也从原来的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半开放式管理,患者和医护人员一起活动锻炼、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一起做手工,融洽了医患关系。

如今,腾冲市安定医院对住院病人的医治已不再是单一的打针、吃药方式,而是形成了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心理疏导治疗为主、工娱治疗和康复治疗为辅的多元结合的治疗新体系。特别是新推行的“重性病患者稳定期居家院外维持治疗方法”,更是把精神病患者治疗工作由院内延伸到乡村、社区,延伸到患者家中,不仅方便了患者、有利于患者家属照顾病人,还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二十五年间,张敏和她的同事们收治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精神疾病患者,她们目睹了发生在患者身上和患者家庭中的一件件痛心事、伤心事、烦心事,对患者和患者家庭所遭受的痛苦磨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张敏说,作为精神病医院的医生,她最高兴的事、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患者经过他们的治疗,能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呼吁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卫生疾病,不歧视、不忽略、不忽视精神病患者,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丝温暖、多一点体贴,让社会更和谐,让大家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