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到民国,波澜诡谲的世界翡翠舞台,上演着一幕幕石破天惊的传奇。蜚声海内外的翡翠大亨犹如璀璨的明星,闪耀历史天空。
尹文达
明朝时期,尹文达的祖人从勐拱运回一块大玉,许多行家看后都认为此玉通体透黑,是个废石。主人就用来镶砌马厩,直到清代仍埋在马厩之中。经过年复一年的马蹄踏磨,玉石表层皮壳逐渐磨损。一天,尹文达突然发现屋顶一线天光之下,玉石闪射出绿色的光彩。将玉石解开后,竟是一个价值连城的上等翠玉。主人将此玉制成耳片出售,顾客争相抢购。“绮罗玉”由此驰声玉林。
段盛才,字美周,原籍后董库人,约出生于清咸丰末年。“段家玉”所有者。
青年时只身到缅甸闯荡,在野人山为克钦山官当佣工,被山官收为义子。在他回家之前,山官将门外摆放多年的上马石送给他作纪念。回到腾冲后,抬到作坊解剖,石破天惊,普普通通的垫脚石竟是水色出众的稀有翡翠。做成手镯,每对价值3000银元。“段家玉”声名雀起。
段家玉镯,兰水飘花,亮水飘花,岁光线的强弱变化!
君上
霞
向邻居借了一笔钱,开始了在玉石市场的打拼。毛应德拿出了一笔钱给了爱贪小便宜的矿主,矿主分给了毛应德几个出产不错的翡翠洞子。毛应德把开采的翡翠运到了香港、欧洲等地,从中赚取了相当于内地二十倍的差价。毛应德死后,英国人在缅甸下半旗致哀。
福帅
张宝廷,原名张宝珩,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农历十二月三日,腾冲和顺乡人,缅甸侨领,中、缅、英玉石行中,蜚声一时,人称它为“翡翠大王”。李根源有诗怀念他说:“作贾来沪上,翡翠称大王。”
二十岁赴缅从商。先在边境线一带买地试种咖啡,因土性不宜未成。后又到格萨成立解木机器厂,并养大象数十头在山间运送木材,以车船运至缅甸各地和其他国家,获利数卢比十万盾(当时一盾缅币可值二元银元),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运销停滞。他又集中精力财力,重点经营于清宣统时兼营的猛拱玉石厂,还无偿出资数万,帮助当地土司从英商手中赎回玉石厂厂权,土司感戴宝廷如父母,遂将猛拱玉石厂“包岗”,宝廷大振其玉业。当时中外富商巨室,所戴翡翠,大半为宝廷所出售,英国驻缅大吏,对张宝廷十分敬重,依赖张宝廷出力出钱兴办的工程很多,获利甚巨。并聘他为总代办,他出入可以像有爵位的英国贵族一样,坐富丽的马车(四匹白马驾御)乘“白车厢”包厢火车。
华彩
妙玉连珠
将军令
寸尊福字如东(1855-1927),腾冲和顺乡黄果树人,华侨尊称他“寸如老”,以字行。同时还是中国近代翡翠大王,著名革命先驱,教育家。
十三岁跟随马帮到达缅甸。在勐拱玉石场向腾冲绮罗玉商李先和学习做玉石生意,由于他能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善查玉石行情,深得老板信任。当他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与张宝廷等人合作开设了“协源公司”。后来在曼德勒(瓦城)开办了“福盛隆”商号,由于他对翡翠有过人的眼力 “寸家玉”不几年便以工艺细腻,形象逼真,气韵高雅而著称!当时的富商巨贾,政界名流都以能佩戴一块“寸家玉”而倍感时尚和自豪!寸尊福筹资支持辛亥革命,被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 “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和顺“福盛隆”
民国四年春,从他和刘宝臣的洞子中挖出一翡翠巨璞,重约8000公斤,人称“象玉”,因有沙皮黄护,颇难猜测其中内容。当时有一广东人愿出6000大洋买此石。因大玉极难解涨,伙计们都劝他尽快脱手。李凭着多年场上包岗相玉的经验,力排众议,坚持自理,经解剖后,晶莹剔透,质地匀细,色彩俏丽,是少有的稀世珍宝。此石后来运至北京,由著名的玉雕师李汉臣率工匠100多人,依其形色,用十年时间雕琢成1.2公尺高的翡翠宝塔和49.2公分高的翡翠牌坊各一座。这两件工艺品,无丝毫偏差、倾斜,雄浑壮观,是玉雕史上的大气之作。曾送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轰动一时,为祖国争了光。
十多岁便到缅甸从商,后来与张宝廷、张竹楼同营“宝济和公司”。张兰亭在猛拱开采玉石,经营玉石生意,日渐兴旺,数十年获利甚丰,后开设“宝昌公司”。张兰亭亲自将玉石直接运到上海出售。由于长期从事玉石生意,有超凡的鉴赏能力,凡他估的玉石毛料价格,八九不离十。
福瑞临君
小知识
1、为何翡翠的崛起偏偏是腾冲城?
解析:翡翠产于今缅甸勐拱,明清时期,勐拱是腾越州下属土司辖地。翡翠主产于缅甸北勐拱一带。元明至清朝中叶,勐拱一带长期属腾冲管辖,陈鼎《滇黔记游》中有“腾冲出碧玉”之说。
2、为何翡翠会与英国人有关?
解析:缅甸当时是英国殖民地.
英国殖民时期的缅甸
3、腾冲在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小上海”?
解析:晚清到民国,我国海岸线基本被封闭,来自大英帝国的东运至腾冲,到昆明,再到内地,所以,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