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主大街岔东有一条遐迩闻名的小巷--尿尿巷。 从前,靠巷口有——茅厕,有人随处便溺,秽气冲天,难怪有了个“坑爹”的地名,其大名全仁街却知者寥寥。 此巷清光绪年间叫崔崔巷,宣统年间平熄巷内骚乱后改为须绥巷。民国初年再改为全仁街。老百姓贯了,须绥巷叫到如今。 须绥巷与尿尿巷谐音,后者通俗,又风趣,因此,多数人只晓得尿尿巷,压根儿不知什么须绥巷。通俗替代文雅,这大概是地名自然演进的一种趋势。 尿尿巷长450米,宽不足4米,自来就是居民聚居区,巷内店铺林立,还有学校、商场,交通十分拥堵。随着棚户区改造,尿尿巷会变成通衢大道。地名雅也好,俗也罢,将统统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距腾冲市 中心6里地马常村有条义慈巷,人们据谐音叫成椅子巷,村外人也都叫椅子巷。巷内人为辨椅子巷之谬,在巷头竖一石碑,上书义慈巷三个红底大字,但村外人还是“顽固”地叫着椅子巷。 地名叫错了,叫的人多了,必定取代原来的地名,而新地名取代旧地名也就顺理成章。这应是地名与时演进的一个规律! 腾冲腾越镇侍郎坝有个火烧村。解放后嫌其不祥取了个雅号——里仁村。但大家还叫它老地名,殊不知此不吉地名,也是谐音惹的祸:先前有两条河绕村而过,故名河绕村;村外人据谐音,误称火烧村。有次村里走水(失火),外面盛传,火烧村被火烧了……谬传代替了正名。叵耐,现本村人也自称火烧村,而河绕村渐行渐远,快被遗忘了! 世上本没有地名,叫的人多了,便成了地名。 任何地名,既经社会公认标志什么现象或事物,慢慢固定下来,就是约定俗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