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富村,踩下乡村振兴“加油阀”。从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方面入手,摸清劳动力底数。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3.154万人已就业2.39万人,其中省外就业4276人。“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经纪人”的市场化模式,在20个村(社区)开展“红色劳务”输出试点工作。以就业奖补激发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力,目前已申请外出务工奖补1000余人。开发3041个乡村服务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无法离乡和有易致贫风险脱贫人口。2020年发放补助912.3万元,2021年下达补助资金1094.76万元。以已认定的10个就业扶贫车间为载体,就近就地就业1069人,发放补贴28.95万元。同时启动线上招聘会,面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进行为期15天的直播带岗,截止目前,102个用人单位开发出829个就业岗位虚位以待。 ——技能强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提升工程。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已完成培训36期2303人。对易迁点劳动力免费开展全覆盖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动员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参加培训并100%推荐就业岗位。目前,实现转移就业671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598人。加强对就业创业重点群体的培训,并为适宜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帮扶。截至目前,受理创业担保贷款材料1021户,放贷完成717户,发放贷款1.26亿元,带动就业2868人。 ——人才兴村,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充分用好专家工作站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合作、决策咨询等方式,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在基层单位和田间地头的推广应用。目前,该局已成功申报设立3个专家基层工作站。8月31日,“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张颢专家工作站”在腾冲露丝福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挂牌。同时,抓实技能大师和技能名师申报;传承传统工艺和技能,助推产业发展——全市现有技能名师7人,技能大师7人,均配备了大师工作室,每年给予10万元的工作经费和3万元的个人生活津贴。 ——社保安村,织密乡村振兴“保障网”。依据“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全力确保“三个百分百”。城居养老保险“兜底”,为参加城的低保、特困、致贫返贫人员等困难群体100%代缴养老保险费。工伤保险“护航”,即加强部门协同,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注重工伤预防,防止因工伤致贫返贫。目前,工伤保险参保4.8465万人,发放待遇504.55万元。逐步推动城镇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发挥好养老保险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截至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万人。[番兆清 王睿] 编 辑:杨永明 责任编辑:陆云晓 屈晓丽 总 编 辑:沈祥贵 审 核:王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