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在林壑间淌过,阳光透过树枝的罅隙扑泻而下。古木的虬枝映在小屋的院子里,院子里坐着一位老人,望着自己种下的4600余亩山林郁郁葱葱。老人便是小屋的主人,退伍老军人、共产党员孟明达。 1959年,年仅17岁的孟明达,风华正茂,满腔热血的他响应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629部队的一名战士,在盈江县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英勇战斗。那时候的中缅边境,自然条件恶劣,土匪猖獗,打家劫舍,祸害乡里。1961年秋,孟明达所在的部队像往常一样执行任务,行至大丫口时,与土匪势力狭路相逢,双方发生激烈交火,年幼的他无所畏惧,同战友一起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同年,荣获“五好战士”,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孟明达退伍回乡。五年后,担任东营村党总支书记。他,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在担任党总支书记的10年间,继续发扬在军队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带领老百姓进山找水,开沟凿渠,为了村子,孟明达马不停蹄地忙碌、奔波。为了工作,为了服从组织的安排,常年东奔西忙的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和生病的妻子,妻子也只好拖着虚弱的身子骨打理着家务,照顾着孩子。他,修心正身,律己求实,用实际行动,在家和国面前,选择了忠诚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1979年,孟明达卸任党支部书记,两年后,妻子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1984年,不惑之年的他成为明光林场的一名林业工人,再到后来自己承包林地植树造林,这一干便是36个春秋。那年春天,孟明达用马儿驮着被褥,只身一人走进夫烟坝的大山。3月的夫烟坝,春寒依旧料峭,灌木丛生的深山无法寻得一条小路,他硬是用锄头挖出了一条进山的土路,在道路的尽头,搭建了自己的小屋。就这样,孟明达扎根夫烟坝,用自己早已满是老茧的双手种下一棵棵小小的树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与大山须臾不离,用自己的大半辈子坚守着大山,手上的肉皮蜕了一层又一层,脚上的鞋子破了一双又一双。转眼间,36年过去了,4600多亩绿树青葱,灌木变成了绿岭,青丝变成了白发,唯一不变的是孟明达那份炽热的情怀。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讨论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得知孟明达老人住在大山里,东营社区驻村工作队带着“红色大礼包”,驱车10余公里来到孟明达老人的小屋,衣着朴素的他坐在院子里。那一天,老人为驻村工作队讲述了自己的一生,耄耋之年的他,思维依旧活跃,每每聊到当年参军打仗、上山植树的事情,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谈及今后,老人沉思了一会,“这树呀,我还要种下去,直到动不了那天”。离别前,老人拉住第一书记李德生的手,“李书记,能把你胸前的党徽送给我吗”?李德生把党徽摘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戴在老人灰色旧卡基布中山装上,老人摸了摸胸前的党徽,望着小屋前的大山。 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孟明达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奉献。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他的一生,初心如磐。[尹兴考] 编 辑:杨永明 责任编辑: 龚祖金 赵雄 审 稿:郭黎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