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猴桥镇永兴村芭蕉林,为屹立在槟榔江畔的古关卡,包括老寨和新寨两个自然村,因周围芭蕉丛生,故名。其背倚崩麻山,前俯蛮旦江(槟榔江在芭蕉林段的旧称,今名松山河),岭高箐密,山势峻峭,道多路崎,加之山高谷深,扼守其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此外她还是腾冲境内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自腾越出古永过芭蕉林,西出支那,经道神护关,入迆西,可进缅、泰、印诸国,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由此也造就了其源远流长的历史。 明洪武十六年,傅友德等明军将领率领南征将士平定腾冲,随后总旗董通奉命驻守古永。据传,为保证古道的畅通,曾有明军驻守芭蕉林,守卡保边,实行“三分操守,七分屯种”的戍边政策,芭蕉林得到了有效的开发。 约乾隆四十年,殷遇可至芭蕉林开垦沐三甲粮山;至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初二日,腾越州正堂吴楷颁发给蔡名高小扒炭新垦粮山遵照,根据新遵照:原先蔡正冠报垦的三亩布照仍然给蔡名高,外加新报垦粮十七亩,抵补芭蕉林沐三甲殷遇可户粮三斗四升。十一月初九日,腾越州正堂吴作哲颁发崩麻粮田新照给郭启相;根据遵照,原先郭启相祖父郭浩报垦的三十亩粮田不变,在东、南两至地界增加十亩,抵补芭蕉林沐三甲殷遇可户。 约嘉庆年间,古永刘氏开垦芭蕉林沐三甲粮山,其后郭世发、郭世林弟兄向刘氏购买得沐三甲五分地。 道光三年,因芭蕉林一带边界附近野山,时有野匪窜入滋扰;腾越同知胡启荣听从东半庠生段云深的建议,在芭蕉林境内设蛮旦江、芭蕉林、哈三等三处、二堡、三碉,派练兵八十四名;经招募,委任金声印为练头,带领傈僳练丁驻扎、防范;据传,郭氏、邵氏、李氏三姓的祖人也是于道光三年奉命驻守当地,随后段氏、杨氏、许氏、张氏、刘氏、王氏等祖人接踵而至。 道光四年正月六日,郭世发、郭世林弟兄与李金鳌弟兄立芭蕉林沐三甲分顶凭据。因先年郭世发弟兄向刘姓承顶得芭蕉林沐三甲粮五分,后情愿立契约分给李金鳌弟兄粮差二分五厘。 道光七年,匪患肆虐,村民向腾越厅禀告金声印办理不善,应请革换,为此腾越厅分防同知广誉颁发任命遵照给田心人李元和本寨段云华,让他们承充芭蕉林练头,好为管带屯练小心防范,认真堵截野匪,保护村寨道路,并在芭蕉林设八卡,派练丁一百二十三名,发放口粮谷三百六十九石。 道光二十七年秋冬,古永和盏西边外的老草坡、熊家山野匪蹿越到芭蕉林等汉族寨子抢掠人畜财物,经镇、道、府、厅会议决定,让明光隘土守备左大雄率领乡丁征战。田心人生员李德愷临危授云贵总兵林则徐命令驻守芭蕉林,并于道光二十九年随守备左大雄前往支那等处征战,因屡立战功,经上奏,授予六品军功千总之职。乱平之后,芭蕉林增设至十卡,练头由李元堂弟李德增担任。 至咸丰六年,李德增奉命在芭蕉林驻防,任十卡总练头,因抵御有功,于咸丰九年授予军功六品千总;之后又追随总兵刘光瑍征战各处有功,授予“奮勇军功守备”之职,加都尉衔,加强了关卡的防御。 光绪五年,经过十八年战乱的芭蕉林碉堡因战事多有倾颓。为维护边疆稳定,同知陈宗海复修连卡七十八处,而芭蕉林就是其中之一。为加强防御,设芭蕉林下十卡,派练兵一百六十五名,由村人段品跃任七品军功统带;后来段云登,段文俊,段德尧、段德森世袭统带之职,直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宣告了守卡任务的结束。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腾越厅同知陈宗海颁发给武生李登科任芭蕉林十卡总练委扎。缘由本年十二月十八日,古永练衿耆卫千总刘明均、贡生梁大藩、文生刘近仁、乡约沈开儒向官府保举李登科承充芭蕉林十卡总练,经官府查验合格后,遂颁发给委扎。 民国年间,因边境动乱,段德尧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中被害,其弟段德森年幼,由村人杨大志领总练之职;1944年9月,远征军光复腾冲,日军残敌溃败到芭蕉林后山,段德森配合远征军将日军击败,为边卡的历史增添了一抹重彩。 1951年与田心辖下芭蕉林、小水井划入腾冲县第十区——盏西区管辖。1953年,芭蕉林、小水井随盏西区划入德宏州盈江县所辖。1959年,由于槟榔江之隔,不便管理,芭蕉林、小水井由盈江县划归腾冲县接管。1966年,文革爆发,芭蕉林碉堡被摧毁,基石被沦为他用。 1995年,修通田心至芭蕉林毛路。2004年七月,因连月暴雨,芭蕉林爆发泥石流,数户受灾,一人死亡。2008年,修建芭蕉林至麦子岭交通毛路。2009年,修建成篮球场;修通懒板凳至大窝子生产公路;修筑老寨与新寨之间的块石路。2010年,铺筑老寨村内大、小巷道块石路。2011年,铺筑新寨村内大、小巷道块石路。2013年,芭蕉林中的老寨入围“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迎来了新的天地。2014年,修建田心至芭蕉林弹石路。2016年,复修芭蕉林碉堡和洗衣亭。2017年,修建文化场所。[李朝松] 责任编辑:杨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