棂星门,是中国孔子庙建筑制度中的前导建筑,文庙设置棂星门最早(宋乾道五年(1169)见于严州州学文庙,成为文庙正门上的第一道大门。腾冲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建时棂星门为文庙非常重要的建筑之一,护佑腾冲学子学业进步,事业有成。 棂星又名灵星,又称天田星、龙星,主管稼穑。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为了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就命令祭祀天田星。到宋代,儒家把孔子与天相配,也都把祭祀孔子当作祭天。当时棂星门又称“乌头门”,文庙修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加上求贤的寓意。 说起“棂星门”三个字,或者这个建筑,在边陲小城腾冲有印象的人很多,但能目睹她芳容的人却很少。1942年日军侵略腾冲时在文庙设宪兵司令部,腾冲光复后,文庙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棂星门只是作为文庙建筑中的传说在口口相传中保留下来,甚至有的人已不知道有这座建筑。 2017年7月棂星门在原址重建开工,经过半年多的施工,棂星门做为腾冲文庙的第一道大门重现在文庙中轴线上。门成冲天式,五开间,石质,无楼式,檐下斗拱,明间为五踩,稍间和次间为三踩,通高9.9米,总宽14.8 米,石柱出云头,有狮子、象、宝瓶三种石雕,石构建筑雕有精美的云龙、蕃草、琴、棋、书、画等图案,浅浮雕,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庄重有余,灵动不浮。 说到棂星门的“棂”,繁体为“欞”,最早收录在南朝梁代太学博士顾野王的《玉篇·木部》中,解释为:“欞,长木也。”元代《古今韵会举要》注明:欞,通作櫺。文庙棂星门的“櫺”字有一段乾隆造字的故事。当年乾隆题字的时候,觉得“欞”字笔画太多,同“星门”二字写在一起,笔画粗细很难统一,就自作主张,把右下部的“巫”字给去掉了。中国旧时有“名人笔下无错字”的说法,皇帝是真龙天子,更有造字的特权,于是“欞”就变成“櫺”了。也有一种说法是孔子不信鬼神,所以乾隆题字时把“巫”字去掉,成为乾隆自创的一个汉字。 有言道:岁月失语,唯有石言。重建的棂星门处处彰显孔子集古圣先贤大成,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美,将静静驻守在边陲腾冲,驻守圣地,与腾冲未来的辉煌一道,集天地人于斯……[龙济存]责任编辑:杨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