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打洞大山西北面是腾冲最西边陲的国境屏障狼牙山,水城小学建在山脚下一制高点的小坡上,四周水城傈僳族寨子的农舍星罗棋布,房屋竹树交相映衬。
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城小学里没有固定教师,孩子们读书识字成老大难问题,这也是生产队老队长麻定兴积淀多年的一块心病。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李萍主动要求到水城任教,从此,在这个偏僻、闭塞的山沟沟里,在最初只有一所用破旧老仓房改成的教室里,李萍,一位年轻的女孩,成了整个傈僳族山寨里唯一的老师,她用自己火热的青春,迎朝霞沐暮辉,一呆就是几十年,圆就了孩子们一个个纯真的梦想。听话的学生,淳朴厚道的村民,还有雄奇叠嶂的峰峦,汩汩流淌的溪水,清新沁脾的山风,喷香的包谷饭,醇浓可口的苦荞酒……一桩桩,一串串,点点滴滴诠释着李萍老师数十年无怨无悔品味艰苦,安然扎根边远山区的理由。
学校里每天书声琅琅,孩子们在茁壮成长,他们银铃般的欢声笑语和李萍老师娓娓动听的精彩授课,协调成了水城山寨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傈僳人家开心地笑了,老队长麻定兴笑了,李萍老师的到来,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上课读书的问题犯愁,上几代人一直以来闹睁眼瞎的疑难病症得到有效根治。虽是单人独校,大小事务一肩扛,但李萍老师绝无疲惫和孤寂之感,她一直都欣慰地觉得今生忒值。
最让李萍老师刻骨铭心的是,在她来到水城小学任教的第三年,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教办准备将她调往中心小学。下调令后的第二天清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李萍忙着收拾行李,她的二哥和表弟也专程赶来了,他们开着拖拉机来帮李萍搬行李。二哥一个劲地抱怨鬼天气和崎岖颠簸的路。李萍无心搭理二哥的唠叨,此刻她的内心波澜起伏,她在进退两难间痛苦地徘徊:她实在舍不得那些和她朝夕相处的学生,还有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这时只听见外边脚步声杂乱,好像来了很多人,李萍开门一看,院子里黑压压的一大片,全是水城傈僳族寨子里的父老乡亲,足有四五百人,几乎是倾寨而出,他们在雨中静静地伫立着。
麻定兴老队长走出人群,他的情绪有点激动,花白胡须在颤抖,他心情十分沉重地说:“李老师,听说您今天要走,我们全寨子的老小都来送送您,说实话,我们大伙都舍不得您走呀,您是我们傈僳族山寨里顶好顶好的老师……这是我们大家伙的一点心意……”麻老队长哽咽了,他用左手蒙着眼,右手往后一挥打了个手势,人们纷纷涌上来把带来的物品送到李萍面前:“李老师,您在我们这里辛苦这么多年,要分开了,没什么好的送给您,这些东西请您一定得收下……”鸡蛋、干菌子、核桃、木瓜、干巴、烟熏腊肉、水酒、酸笋干、草果、干花椒、菜油……东西堆起来像座小山。年轻的蔡国林不无遗憾地说:“李老师,您走了,看来我想成为养殖能手也没有希望了,没人能再教我养殖技术,还有我阿妈的缝纫机以后坏了也没人帮修了……”“李老师,您还答应教我织毛衣呢”“这么好的老师都走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再来”……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李萍被深深地感动了,她顿时变得语无伦次,“乡亲们,您们别……”
“叮咚!叮咚!”三弦声响起了,院子里的所有人都随着三弦的节奏跳起了梆榔(傈僳族舞蹈),踢踏声齐整,深情的“哟呀咧”“相家多”调唱起来了,悠扬的歌声里流露出浓浓祝福和不尽的眷恋,傈僳人家启用了最古朴庄重的送别仪式。一曲终罢,已经有不少人在啜泣,有的在叹息连连。“老师,您不能走,您要是走了,我们会好想好想您的”,混杂在人群中的孩子们挤上前将李萍团团围住,“老师,您不能走,您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哪”,孩子们失声痛哭,一张张娇嫩的小脸上泪雨滂沱,悲伤笼罩了整个校园。老队长抹着眼泪对李萍说:“李老师,您瞧,孩子们真正舍不得您走,我们大伙也都舍不得您走啊……”
此时此刻,李萍彻底被震撼了,她万分感激村民们的深情厚谊,她打心眼里更舍不得这些懂事的孩子们。她下定了最后的决心,选择留下。“麻大叔,各位父老乡亲们,您们放心吧,我决定不走了,我哪儿也不去,我要把我这平凡的一生奉献给水城寨子的孩子们。”她爱怜地为孩子们一一抹去泪水,“塔喔,塔喔,玛帕麻皆(傈僳语:别哭,别哭,老师不走),我以后就在这里扎根永不走了,我的心会永远和大家在一起。”孩子们破涕为笑,老队长紧紧地握住李萍的双手:“这下可好了,我们傈僳人家又有盼头了。”“阿克基,阿克基(傈僳语:太好了,太好了)”,院子里掌声雷动,欢呼阵阵。天放晴了,李萍的二哥目睹了眼前发生这一切,他也被深深感动了,临走,他对妹妹说:“四妹,我终于明白了,你的选择是对的,家里有我和你嫂子,你就安心做好你的事业吧……”李萍心怀感激又不无愧疚地注视着鬓间染霜的哥哥,眼睛湿润了。
从此,李萍老师就在这块厚实的土地上全身心耕耘。她曾数十次荣获市、县级“先进教师”光荣称号,一度被树为腾冲市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2009年,她作为保山市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云南省第十四届优秀教师“园丁之家”港澳考察交流活动,并在会上作了感人至深的交流发言。
三十多年过去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昔日破旧不堪的水城小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已经搬迁到距离滇滩集镇仅700米的大青山脚下,腾板柏油路左侧,并被扩展为完全小学。校园里拥有青一色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设施,建有综合教学楼、标准化学生宿舍楼、食堂、卫生间、运动场和园林式校园环境;设有微机室、多媒体室、德育室、图书室、阅览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广播室等,每个教室里都配有多功能交互式智能白板。学校实行半寄宿制,学生免费享受营养餐和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质量在全镇首屈一指,在腾冲市也位居前茅。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已经由八十年代初的单人独校增加到三十余人,其中不少是水城学校的学子毕业后主动返回母校任教。生源覆盖全社区二十三个村组,还有不少外地和缅甸的。三十多年里,滇滩镇水城完小先后荣获“腾冲市二级一等学校”、“保山市绿色校园”、“云南省勤工俭学示范基地”等几十项殊荣,“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还把水城完小定为教育研讨项目示范点。
2010年,李萍老师依依不舍离开她热爱的课堂和学生,退休回家。临近花甲的她会经常回到学校,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总是欣慰地笑,笑出了泪花。
[柴嘉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