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引”上拿策略,变被动为主动,社区群众全参与。杨家山脚党支部通过召开群众会、火塘会,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54户群众自筹经费到花缘里、银杏村、清水司莫拉佤族村等治理成效明显的地方参观学习,引导群众由“要我参与”变“我要参与”。 在“管”上出实招,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新面貌。为了使村组环境不仅“美在一时”,更是“美在长久”,树牢“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理念,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大扫除,营造干净卫生的良好环境;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督促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强化“门前三包”管理,做“细活”,练“硬功”,疏堵村组环境治理难题,提升村组文明和品质。 在“常”上建机制,确保人居环境常态化。将人居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制定村民小组内家居环境卫生评比制,并运用“红黑榜”公示,让群众参与监督治理,号召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形成常态化管理,稳步提升整治成效。 人居环境整治,“整”和“治”是基础,“用”和“管”是保障。杨家坡通过在“引”上下功夫、在“管”上抓落实、切实耕好“责任田”,无限延长生态宜居“保质期”,为乡村振兴擦亮底色,增足底气。[申怀安] 编 辑:杨德芬 责任编辑:陆云晓 屈晓丽 值班总编:沈祥贵 审核:王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