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仓廩实,天下安,稻谷欠,天下乱”,粮食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为确保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蒲川乡以保证粮食稳定为首要前提,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持续稳定和提高稻谷、玉米等主粮自给水平。5年来,蒲川乡粮食总播种面积及产量持续稳定在3.96万亩14.2万吨左右,其中水稻10000亩,总产4687吨;玉米13300亩,总产6680吨。同时,着力打造蒲川“细红软”优质稻米品牌,2021年共计发展“细红软”米2500余亩,预计收获125万公斤,实现750万元收益。 ![]() 依托蒲川的气候资源优势,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蒲川乡探索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除开展常规稻田鱼养殖外,大力试验稻田特色养殖,连续4年累计投放虾苗410亩3100公斤,实现年产值62万元;发展黑木耳种植300余亩,实现平均年产值1200万元;在户弄、坝外两个村试点发展红花种植200余亩,预计实现总产值70万元;发展四季豆、小金豆、小米辣、生姜等蔬菜类种植900余亩;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9个,截至目前,完成租赁5个,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出租,预计今年就能为7个村(社区)增加48.6万元集体收入,带动肉牛、肉猪养殖上千头,饲草种植上万亩。 ![]() 为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蒲川乡坚持科技创新助农增收。2021年,实施烟后水稻试验3亩、青贮饲料种植试验7亩、鲜食玉米试验7亩、迷迭香试验1亩、水稻机插秧样板200亩、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示范样板600亩、稻“+”综合示范样板100亩、无人机统防统治600亩。2021年累计开展科学种养、病虫害防治等培训15余场2000余人次。选派专业技术人员7名,遴选35名在水稻、茶叶、中药材、肉牛等产业中新型经营主体为示范户,形成了农技人员带示范户,示范户带普通农户的良好带动方式。 ![]() 一是农业+旅游。依托蒲川乡3.2万亩生态茶园的优势,建成了清河茶文化景区茶山玻璃漂流、集茶叶采摘、加工、创意包装、茶知识、茶礼仪等为一体的茶文化研学3A级景区,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7个村民小组200余户群众增收20万元。二是农业+康养。依托茶园风光和温泉资源,蒲川乡积极谋划,打造茶山民俗酒店,规划水上娱乐、游泳池、温泉养生等康养项目。三是农业+文创。蒲川乡盘活老粮管所、老卫生所、老综合厂,建设老九区农耕博物馆、“穿越时空之门”网红书屋、茶文化研学第二体验点,赋予了老屋新的内涵,增加了农村文化新的活力。[王海薇] 编 辑:杨德芬 责任编辑:陆云晓 屈晓丽 值班总编:沈祥贵 审核:王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