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准方向,把好产业发展“方向盘”。 新华乡曾是全市深度贫困乡之一,为切实巩固拓展好脱贫成果,大力发展好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新华乡结合实际,严格落实腾冲市肉牛产业发展相关要求,提前谋划、全面统筹,从选址、项目建设等方面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规划建设了11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实现11个村(社区)全覆盖。组织召开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会议20余次,明确工作思路和方向,全面宣传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十足。 靶向发力,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为切实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新华乡找准制约牛场建设进度慢的瓶颈,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对挂钩村牛场建设具体抓的工作方法。召开施工队工作会议具体安排牛场建设时间节点、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等事项;肉牛专班到每个牛场施工现场进行跟踪督促,同时对每个牛场的青储窖、主体牛舍、牛场全景等各功能区建设情况认真进行查看和指导,并利用周例会对牛场简报进行通报,确保牛场建设有速度、有质量。目前,新华乡率先完成11个肉牛养殖场建设,共完成投资2420万元。 精准用力,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 新华乡肉牛总存栏1400余头,其中母牛400余头,146户贫困户饲养肉牛350头,落实饲草种植基地530亩。新华乡切实将肉牛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组织部分乡村组干部、养殖大户外出学习6次,开展现场培训10余次,并深入到各村(社区)牛场进行实地查看,切实加强对“1+3+6”模式肉牛产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新华乡将全面对11个肉牛养殖场招租,特别是加大对承租大户的对接,多渠道寻找有资金实力的承租大户,并实行“国有公司+党支部+大户+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动员各养殖场周边农户种植饲草,并加大对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打造新华绿色产业品牌,按照“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标准推动肉牛产业增产提质,形成乡村发展有活力、农民增收有动力的产业体系,助力新华乡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尹晓芸] 编 辑:杨德芬 责任编辑:黄晓 申美玲 总 编 辑:沈祥贵 审核:王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