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的不幸,李国才不卑不亢,自信自强,靠顽强的毅力锻炼了生活完全自理能力,洗衣、做饭、收拾家务样样都会干,随时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从事生产劳动,他不怕苦不怕累,通过苦干实干学会了各种劳动技能,干农活他不亚于正常人。除农忙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外,他还利用农闲就近务工,就因为他诚信朴实,干活踏实,当地的石材加工老板们都喜欢找他帮操作机械加工石材毛料。 幸福总是眷顾勤奋者,1996年,他遇到了生活的另一半,正是他勤劳朴实和坚强自信的品格,获得了妻子龙显萍对他的信任和赏识,婚后他们有了孩子,三个孩子在父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都听话懂事,勤奋好学,妻子与他志同道合,勤劳善良,对丈夫和孩子关爱有加,他们家虽然不富有,但也称得上幸福温馨的一家。 也许人的一生不会永远风平浪静,2018年4月,妻子龙显萍为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在赶母猪配种回来的路上不幸发生车祸,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失去了半边天,对于李国才和这个家来说都是天大的打击,那一年,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女儿李艳读大二,二女儿李华即将参加高考,儿子李华在腾冲一职校读书。对于一个普通的贫困农村家庭来说,要供三个孩子上学实属不易,没想到如今又发生这样的不幸。办完妻子的后事,李国才似乎一下子憔悴了许多,三个孩子泪眼相对,谁也不敢再提上学的事,因为他们都不敢想象,靠身患残疾父亲怎么撑起这个家,怎么供他们上高中和大学,这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这个家一下子变得无比艰难贫困。 李国才虽然念的书不多,但他的内心是敞亮的,他比谁都明白,孩子是家的未来和希望,没有什么比孩子上学更重要,再苦再难都不能耽误了孩子。他必须为孩子们作出榜样,不能被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家庭面临的困难吓倒,唯有勇敢面对才能走出困境。抹去心中的伤痛,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没事,我们大家都要坚强,我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上学的,困难是暂时的,要相信党和政府会帮助我们的,只有你们都把书读好了,你妈妈走得才安心。”都说父爱如山,在这个家父亲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在父亲的鼓励和安慰下,三个孩子都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学校。 李国才家所遭遇的不幸,很快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工作队入户走访慰问,按程序将李国才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2018年5月及时把李国才户已纳入建档立卡政策兜底保障,4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B类),月补助收入1320元。还为李发开申报落实了“雨露计划”爱心资助。李国才户住房是70多年前建的老木房,为达到安全稳固和遮风避雨要求,挂钩工作队反复汇报请示,2018底争取实施了24000元的修缮加固项目,为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还与当地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与茶厂签订了鲜叶收购协议,保证同等条件优先收购,2018年至2019年还落实了2400元的茶园提质增效改造项目补助。为解决上学难问题,还适时为李国才户三个学生申请临时救助,千方百计用足用活各种扶贫政策。 是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点亮了李国才一家的自信和希望,李国才不幸的人生让他比常人提前读懂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挫折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不惧风雨砥砺前行。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他省吃俭用,不辞辛劳,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他学会了一只手驾驶三轮摩托,为提高采茶效率,他选购了背负式一手操作的电动采茶机…… 8月13日一大早,当团田乡民政办代表上级民政部门到他家看望和慰问他时,在家中没有见着他,根据他女儿的介绍,在一公里外的菜地里找到了他,他淋着雨已经采得一袋茶叶了。见到笔者,他满怀感激地跟我们聊了起来:“这段时间我在团田石材工业园区帮他们加工石料,请了3天假回来采茶,答应他们采完茶回去再把承包的活儿赶出来。为节省时间,早饭准备叫女儿送到茶地给我吃”。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让儿女来帮忙时,他告诉笔者:“大女儿考上红河州红河县教师岗位,这几天就准备去签合同了。儿子李发开职高毕业了,已到腾冲和深圳务工了一段时间,还计划着自主创业呢,准备与他人合伙做装饰木材雕刻。二女儿还在玉溪师范学院读书,我得支持他们,不能耽误他们,我家脱贫还指望他们呢”。交谈中,他那布满汗珠脸上露出幸福和自信的微笑。他接着满怀感激地说:“是党的扶贫政策好,自从我家纳入建档立卡挂钩帮扶以来,为我们解决了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大问题,三个孩子上学都享受到了各种补助政策,为我减轻了很多经济负担,要不有这些好政策,我一个人是供不了三个儿女上学”。听了他的介绍,让笔者欣喜地看到,2020年底李国才户可以如期脱贫了。他还告诉我们,他家已准备好建新房的木料了,等二女儿大学毕业或找到工作了,他家就准备建新房了。小康生活正向他们走来……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李国才户的脱贫故事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扶贫先扶智,只有把扶智与扶志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才能迈得更快。 [杨世楼] 编辑:杨德芬 责任编辑:申美玲 董正东 审稿:沈祥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