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界头镇东华社区支书熊在勐是一名党员,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于两天前,他秉承丧事简办的新风,不收礼,不请客,不用乐队,不放鞭炮,不要花圈,默默地把骨灰送到骨灰堂安葬。据了解,老者是6点钟去世,我们9点钟送到殡仪馆火化,12点就葬入了后山的骨灰堂。
逝去的老者生于40年代旧中国的富农家庭,在土改中受过批斗,12岁参与修建永安桥,15岁到东大沟作苦力,磕磕绊绊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在世时,他给儿孙子立下了规矩,在他去世以后,不搞封建迷信,不通知远亲,不大肆宴请宾客,不接受礼金,不给别人添任何麻烦。“虽然父亲这样说,但丧事简办在我们这也算革新,兄弟姊妹们都认为,父亲苦了一辈子,死后一定要把葬礼办得排场点,热闹点,这才是为人孝道。”熊支书凝视着空空的灵堂,接着说道“丧事大操大办,其实更多的是为了面子和来自环境的压力,但逝者已矣,作为支书,我起个头,以后,婚丧嫁娶不再劳民伤财,渐渐形成新民风、民俗,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个好事。”
“有些家庭,在老人生前对他并不好,过世后却弄一个高档的墓穴,这有什么用呢?父亲活着已经没什么遗憾,去世了也要让他安安心心。”熊在勐顶住了来自家人、亲戚和邻舍的压力,反复和亲人们解释,最后还是按照丧事简办的要求发丧。没有大操大办、摆流水席、宴请宾客,招待闻讯而来客人的也是简单的家常饭菜,有亲朋好友要塞礼金,也被他拒绝了,他说:“人已经不在了,丧事我们是从简办的,所有亲朋好友,谢绝送礼。”
逝者葬在了东华骨灰堂,这是腾冲市第一家骨灰寄存堂。“建骨灰堂的时候,父亲很积极,也给了我很多帮助”,熊支书感慨到,“那时,旧风俗在村民心里根深蒂固,做宣传动员,召集群众开会,直到工程规划建设,遇到了困难和瓶颈,他都一直支持鼓励着我,骨灰堂建成后,基本上是他在管理,只要有需要,无论隔得多远,父亲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在殡葬改革工作中,东华社区先行先试,在没有资金、项目的支持的情况下,寺山村民小组每户自筹5000元,作为工程启动资金,很多人投工投力,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历时半年,占地2亩,建筑面积190平方米的东华骨灰寄存堂完成建设。骨灰堂第一批共安装有1100个骨灰安置盒,分单盒及双盒,单独死亡1人安放在单盒,2人以上死亡安放在双盒,第一批安置盒可以安葬4000名逝者,完善后可容纳6000个骨灰盒,免费提供服务。同时设有仪式祭拜、焚烧纸钱用品等区域。安置点内还用石碑篆刻了建设经过,摆放了姓氏牌位,整个装修简洁、严肃、大方。目前骨灰堂内共安葬7名逝者,寺山村民小组死者入葬率达100%。
通过东华寺山试点带动,该镇永乐、界明等多个社区也纷纷开会动员、筹资建设骨灰安置点,加上东华汪家营新建成的公墓,全镇共有7处骨灰安置点,火葬进公墓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殡葬改革的新风正气吹遍界头大地。
“在农村,作为村干部,特别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带头执行一切规定,村民都在看着你,你怎么做大家就怎么做。”熊在勐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身作则在村里树立了权威,很多村民都钦佩他,信任他,东华村,逐渐新风满园。
“生活区已经有了,等到条件允许的时候,我预备在骨灰堂两侧修建灵堂和祭祀区,这样,所有丧事都可以在这办,清明祭祀也方便很多,不仅有利于护林防火,加强村民间的交流,也有助于营造殡改氛围。”熊支书指着骨灰堂两侧的空地“从我这一代开始,我们熊家一定要讲究厚养薄葬,除了丧事以外,孩子们结婚、生娃也要简简单单的,不要搞那些花架子,不给任何人心里添堵。这是一种好风气,一种精神,一种家风,也是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党员干部该有的作为。”[许海平 杨庆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