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杨国朝
我笑了笑,回答道;“你听说过‘天子脚下亦有贫民’这句话吗?”
朋友说的自然是玩笑话,我也没有当真。不过借着茶余饭饱的闲暇时光,我跟朋友说了我赶上参加扶贫工作的两个真实故事。
壹·幸福的晚年
记得在帮扶之前,杨有林户的房子是建在一条小沟渠旁,确切的说是祖辈建下的。传统的一层小木屋,已有百年多的历史,用料不是很好,加上虫蛀,经过风吹日晒,柱子根脚已经腐烂,房子整体倾斜,随时都有可能坍塌。四围用竹片遮拦,时间久了不防风,也不防雨;雨季时,屋顶漏雨,旁边的沟渠水喷,涌进家里,连个下脚地都没有。
印象最深的是他家屋前的院子,他不会其它的技艺,也学不会,只会放牛,养了两头牛;由于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媳妇病倒了,要照顾媳妇,他就把牛栓在院子里,时间久了,院子里就成了牛泥潭,牛粪的味道很远就能闻到。
有人问过他,你媳妇病了,不如把牛卖了去看病。他说,不能卖。
为啥不能卖?你媳妇都病了!
媳妇的病能好,牛卖了就没有了。问的人只能摇摇头。
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朋友插了一句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朋友说的我不敢赞同,但也不是觉得没有道理。我接着说,后来我就去上大学了,很少回来,中间的事情不太清楚。不过最近再去他家做工作,他家确实改变很大。
刚开始我还以为去错了人家,两层小木楼,虽然是二手的,但牢固程度、装修一样不少,四周也用石头围了起来,院子里打起了水泥地皮,人畜分离得当,看上去整体很清洁。我很惊讶,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改变成这样。
从他家出来后,我问了社区的陈支书,你们是如何让这户人家改变的。
陈支书说道:“一是小的当家做主了;二是要让他们改变思维;三是不能光给钱、吃政策,还得帮助他们找到出路。”“杨有林的思维我们改变不了,那就从娃娃入手,娃娃见过世面,比较能接受;再者是让他的娃娃掌握一门技艺,现在是跟着木工师傅学习,将来也能养家糊口,不再依靠政策。”
之后的几天,我们又去回访。
刚到门口,就听到杨有林唱山歌的声音。开门的是他的儿子,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客堂里,我们看到杨有林站在电视机面前,电视里唱一句,他学一句。看到我们来了,就关了电视和我们坐下。
贰·傻子的医保
2017年下旬,新农合参保。当天我坐在社区办公室里整理材料,来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她的手紧握着,突然走到我的面前,伸出双手,我吓了一跳,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往后退。
“你...你要干什么?”
她似乎也被我的反应吓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松开手指,傻笑着说。
“给...给你。”
我定眼一看,她手里攒着的是一张皱巴巴的50元钞票。
“你要?”我好奇的看着她。
她把另一只手指向旁边的同事,同事正在帮几位村民办理新农合的事情。
“我..跟...他们一样;娃儿...长大了...要保...保险。”她结巴的说着,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来办理新农合医疗保险的。
刚开始我不知道她家的新农合医疗保险是镇上代交的;看着她手里的五十元钱,心想,这也不够啊!可是不管我如何跟她说,她好像都听不懂。
“不知道这是多少,只...只有这么多。孩子的...我...不用。”
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张会芹,丈夫早逝,大脑本来就有点问题,丈夫一走,经受不住打击,所以便疯了。她有一个女儿,读初中,两人相依为命,她虽然疯了,但是她对女儿的爱没有忘却。
那天是陈支书告诉她,有人帮她交了,她才走的。
本来我以为这件事情就此结束了,直到再下去入户做工作的时候,才真正了解到她户的艰辛。
她不识字,也不认钱,在没有进行危房改造之前,母女二人是住在一间老旧的猪圈里,猪圈屋顶的瓦片早已不在了大半,可以说是上不遮雨,下不避风。而且猪圈的围墙坍塌了大半,人住在里面很是危险。还好她家一直有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支持,要不然娃儿读书是个问题,吃穿住行也是问题......小组长一边说着一边擦去眼角的泪水。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我第一次到张会芹家,虽然没见着她们母女住过的猪圈,其实心里也不希望见到;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新建的一层小木房,没有华丽的装饰,但看到她们母女二人安全无恙,却觉得这间木房胜过了世界上最好的豪宅。
她看着我们,依然傻笑着。她女儿,静心的在屋里写着作业。
我们悄悄地退了出来,谁也没有打扰。临走的时候,支书带头,我们每人都捐了一点钱,交给小组长,让他帮张会芹户添置一点用品,毕竟冬天要到了。
自始至终,我没有去想过,假如没有政策扶贫,没有关心她们的领导,那么她们母女会是什么样子?我也不敢去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吃穿住行娱乐购,甚至是打工、工作、做生意,哪一样没沾共产党的光,只是这光沾的不明显便觉得没有一样。好比你说的扶贫,如果被帮扶的人思想觉悟上没有转变,只怕怎么扶都没有成效吧。越穷越扶,越扶越穷,死循环啊......”
朋友说的没错,国之扶贫也,必先转其心志,尽其庸念,乏其懒性,空其妄想,行指实道,所以扶成也。